2025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贵阳召开
2025年8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贵阳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AI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25年8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在贵阳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AI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在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的一篇研究论文《通过加速船载石灰石的风化进行二氧化碳封存的可能性》致谢部分,团队合作人员悼念了该文第一作者东思嘉:“我们失去了我们的朋友和同事东思嘉,我们将此文献给她,愿她的精神能够像激励我们一样激励他人”。这段悼词,犹如论文主题碳封存
根据公开信息,南京大学能源与资源学院准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思嘉(1992 年 3 月 - 2025 年)于今年上半年离世,年仅 33 岁。这一消息通过其同事在学术论文中的悼念文字得到证实,论文结尾明确提到 “失去了朋友兼同事东思嘉”,并将研究成果献予她。目
中国的学术界像一座“白头帝国”。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如今多数已65岁以上。但翻看顶尖高校的教授名单,60后占比超7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中,55岁以上学者占比58%。学术界本该新陈代谢,可这里的时间仿佛停滞了。
8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烟台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联合承办的CCF2025中国数字服务大会在我市盛大举行。此次大会首次实现注册参会人数突破1000人,创下历届参会人数的最高纪录。
最近,学术圈出了个大新闻,直接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新入职的三位 “95 后” 博士生导师 —— 江佳凤、郭敬和洪峥怡,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近年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各地高校注重在“破五唯”中突出“立新标”,着力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有媒体调研发现,“破五唯”改革成效显著,但不少“青椒”(高校青年教师)在更多样的考核标准要求下,担忧陷入“科研短期主义”,不想
北京怀柔雁栖湖畔,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学者正在激烈争论一个看似荒诞的“绿巨人”创意:如何让叶绿体在人体内工作?这个融合了生物学、医学、量子科学等多学科的大胆设想,正是2025年“飞鸟夏令营”中诞生的众多“飞鸟创意”之一。
这个夏天,Wiley特别策划的“青年学者暑期线上学习营”来了!这是一次与学术出版的深度对话,也是一次论文发表的“乘风”之旅。
冲进北大,围追堵截,贴脸跟拍,流量的“火”,对韦东奕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线上,“李鬼”账号层出不穷,什么“韦东奕严选”“韦神”“韦神女友”统统来一遍,顶着韦东奕的头像疯狂卖货。线下,乌泱泱一群自媒体博主溜进北大,从课堂跟踪到食堂,长枪短炮恨不得怼到人家脸上拍。
本次研习营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湘潭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吸引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20所全国高校的27名青年学者奔赴伟人故里,沉浸于浓厚的红色
画面中,不少围观者凑到其身边拍照、合影,还有人问身边人“拍到了吗”,而韦东奕对此并未理会,依旧专心吃饭。
近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连引进3名青年学者。其中,王国庆于今年6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助理教授。他曾在2018年7月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23年6月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量子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
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充分发挥贵阳孔学堂的高端智慧互联平台作用,培养通晓中华学术的高端人才,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拟于2025年7月20日—7月28日举办第四届中国经典研习班。经过对报名人员学历、年龄,尤其是入学论文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估,最
人们对优秀拔尖人才心存好奇,或是存在一定的名校情结,本身无可厚非。客观而言,一些专业的确存在一定的知识壁垒。像韦东奕曾研究的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问题、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等,对普罗大众恐怕过于深奥。但是,不管怎样,这份好奇和推
时值高考季,一流高校与知名学者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间,也出现了某些过度消费相关话题的舆论乱象。不久之前,青年数学研究者韦东奕开通社交媒体账号后,粉丝量几天便突破2000万。然而,其评论区不仅有“沾沾学霸喜气”这样的捧场言论,也充斥着诸多充满冒犯性、恶意“
6月11日,南艺戏剧与影视学院黄瓜园剧场内充满学术交流氛围,许多远道而来聚首此处的与会者,从剧场名称中本能地联想到它象征着丰收与播种的希望,更加理解节气隐喻的人生需把握时机、勤劳耕耘的深刻哲理。
2025年6月,一张北大“韦神”韦东奕的视频截图在网络上引发震动——“半排牙齿缺失、脸颊深陷、眼圈发黑”,这位数学天才的健康状况令人揪心。家属回应他患牙周炎多次治疗,而北大数学学院的官方回应仅是“目前身体状况还好”,语焉不详。
近日,中国互联网被一个稍显羞涩的4秒视频和其背后超过2300万的粉丝数字引爆。主角,是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韦东奕。这位在大众印象里,总是提着一瓶水、几个馒头,沉浸在纯粹数学世界里的“韦神”,突然以一种最现代、最喧嚣的方式“入世”,在社交媒体开设了个人账号。
连日来,北京大学青年学者韦东奕持续引发关注。今早(6月10日)上午,微博社区观察员官方账号发布微博称:经用户投诉和站方核实,微博账号@韦东奕本人 确认为假冒仿冒账号,不仅侵犯了个人权益,也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和公众认知,因违反社区公约有关规定,目前已受到关闭账号